当前位置:首页>> 家教半月谈
优秀征文(66)| 《孩子需要挫折教育吗?》观后感
2025-06-24 |

编者按

“河南家教半月谈”系列公益讲座自2024年1月1日上线以来,收听收看达近千万人次,受到广大家长、教师的热烈欢迎。2025年,正式启动“河南家教半月谈观后感征文活动”,5月份优秀征文名单已公布,现编选部分优秀征文,供大家交流互鉴。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孩子需要挫折教育吗?》观后感

人生的旅程并非全是顺畅的,你会看到阳光,必然也会经历狂风、暴雨和冰雪;你会走过一马平川,也会在某一阶段需要用尽全力攀爬多条崎岖的山路,或者遭遇鸿沟。有时候,目的地就在眼前,有时候,目的地却又变得那样遥远而苍茫。如何将这一道理像水流一般引向孩子的心田,滋润他们的心智,让他们坚韧而充满智慧,是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的课程。这使得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观看了河南家教半月谈第33讲王海东老师关于这一课题的讲座之后,我很有同感,深受启发。

这几年,每每从网上看到一些孩子轻生的消息,都会忍不住一声叹息。在我们眼里,一个小小的泥坑却成了孩子心理上的大江大河,他跨越不了,选择以最悲剧的方式与这个世界诀别。这无疑是令人心痛的。因而,如何引导孩子们面对挫折就变得很有必要。这一点,毋庸置疑。我非常认同王海东老师所说,家长不要人为制造挫折,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孩子虽然幼小,但他们对爱与真诚的感受力却是灵敏的,一味地人为制造挫折,往往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戏弄的感觉,也容易使他们失去安全感。

而在挫折教育中,给孩子看一些如何面对苦难、战胜苦难的书籍,讲一讲个人的成长史,或者家族历史,都是非常好的亲子方式。比如,我的老家在山区,我每年都会带孩子回到家乡,感受那里的生活。我会对孩子讲那些山里老人的过往,让他知道,人生并非都是蜜糖一般的甘甜。让孩子明白,比苦难更伟大的是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力量。他听完之后,也会认为那些从苦难里走过来的人非常了不起。

有时候,我也会把自己的一些不如意分享给他,让他知道挫折和烦恼无论是谁都会遇到。接下来,我会告诉他,我将怎样解决自己的烦恼。这时候,孩子忽然会变成小大人,非常理性地帮我找出事情积极的一面,并且为我准备一点小惊喜,企图让我变得开心。我为他这样的行为而感动。在孩子面前,我们不刻意回避一些人生的不如意,引导孩子学会面对苦难、面对挫折,并且从中吸取更多人生经验,或许他们会给我们回馈更多的惊喜。

通过讲座,我感受到,在挫折面前,父母就像孩子的领航员一样,让他们看清眼前的状况,又能以达观的眼界和心态去面对它。所有事情,总能找到积极的一面。以这样的状态经历了挫折之后,孩子一定会得到更多地成长。而其中,家长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首先,我们自身就要有健康地面对挫折的心态,要有能够接受孩子失败的胆量。其次,我们要掌握讲话的智慧,使孩子无论何时,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而感受到父母温暖的爱,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依靠。

王海东老师在讲座中,还讲到朋友的重要性。在挫折面前,有朋友能够相互真诚地帮助、能够倾吐心声,在精神上就会多一份力量。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去拥抱世界,用真诚的心去面对他人。让孩子的心灵有一个对外倾诉的窗口。

其实做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孩子建造一座心灵的休养室,让他未来无论经历什么,都能明白,爱会像光,照亮你人生路上所有的幽暗。

最后,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感受到这样一束最温暖、最恒久的爱。

作者,平顶山市示范区福佑路小学张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