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河南家教”和“河南省网上家长学校”公众号,委托郑州市及郑州市管城区教育局关工委,对辖区部分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题为“孩子居家网课,您有哪些困扰?”的调查,经过整理,每个学段汇总了家长最困扰的10个问题。今日解答的是:孩子网课,初中生家长的10大困扰。
困扰1:只在手机上听听课,总感觉孩子没学到东西,怎么办?
解答——
您的这种感觉可能是网课环境下很多家长的共同感觉,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我们自身对于网课这种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不了解,由于自身缺乏网课经验,所以就容易陷入对孩子网课学习的主观评价。
其次,缺乏是对网课学习效果的监督与评价,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对网课学习的更加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学校老师正在摸索中,家长更多依赖与孩子的关系,往往亲子关系欠佳时就不容易了解到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和效果。
所以,建议是:一是通过孩子的表现、作业和考试客观了解孩子的学习效果;二是建立与孩子的良好关系,随时通过沟通获得学习反馈,必要时可以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
困扰2:孩子屋门总是关着 ,有时候会看到有多屏显示,怎么监管?
解答——
首先,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渴望自主与自由,希望有自己的隐私与独立空间,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甚至要求家长进门必须敲门,这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种正常心理发展需求,我们应给予理解。
其次,偶尔见到孩子手机或平板上出现多屏显示,可能是游戏,也可能是聊天,说明孩子在课堂或作业中出现跑神的问题,很多父母可能出现直接反应就是“呵斥”,但是对于初中生的孩子,这样的结果只会带出争吵和对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温柔地提醒”,给到孩子恰当的尊重就是在赢得影响孩子的资本。
把不带情绪地提醒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因为孩子不是一个“指令-行动”的机器,他需要一个“威严的坚定”和“慈爱的提醒”。
困扰3:在家待久了,孩子的情绪特烦躁,上网课上得也烦燥,根本没有心思学……
解答——
虽然孩子已经是一个初中生,但是其身上的自然属性依然明显,所以他们还是需要一个相对更大的空间去自由活动和伸展,但是长时间的居家生活确实会让他们出现情绪上的烦躁,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调整,可能会发展为抑郁、焦虑、强迫,还可能会造成“成瘾性行为”。
作为父母,做好四点:一是加强体育锻炼;二是丰富家庭生活;三是做好学习计划;四是定时进行谈心。
困扰4:跟孩子沟通有代沟,孩子不愿意沟通,总是逃避沟通怎么办?
解答——
父母与孩子成长与生活的时代不同,认知、思维与行为方式是形成代沟的主要原因,要想突破代沟,减少代沟影响,只有一种方式,就是增加“感受性沟通”,在父母与孩子的心灵之间修一条“感受的直路”。
简单说就是无论遇到怎样的事情,多表达感受,少表达评判,例如:“看到你边听课边与聊天,感觉很不舒服”“我没有办法接受玩游戏这么长时间”“你这么应付作业,作为妈妈,我心里很难过”……
亲子之间是以“情感”联结的,带着情感的表达是直抵心灵的表达,不要让我们在经验中总结的“道理”和“评价”成为我们和孩子之间最大的障碍。
困扰5:现在没有老师的现场监督,孩子学习质量如何保障?
解答——
居家网课的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不能现场影响,但是网课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孩子有了机会可以自己监督和管理自己,自己可以将老师和家长视为资源来确保学习的效果。
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做到两件事:
一是把学习还给孩子。学习归根结底是孩子的事,但是在过去却并不是这样,可以通过一个家庭会的仪式,让孩子担负起自己学习的责任,把自己放在学习主人的位置,把家长和老师放到协助者的位置。
二是把协助做到极致。与孩子一起确定父母和老师的责任,做好学习过程的“照见”和学习结果的“测验”,守住学习质量的底线,就是守住了孩子居家网课的成就感与价值感。
困扰6:孩子在家上网课的效率不高,私自拉的有群,正上课的时候会乱聊天打游戏,怎么办?
解答——
在这个问题里,我们除了看见孩子上课效率不高的表现的同时,还要看到的一点是“出现即是合理”,孩子有交往的需求、休闲娱乐的需求可能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们才会用上课的时间去满足。
其次,如果遇到,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继续上课”,而不是停下来“接受批评”,所以温和提醒后,让孩子继续上课时首选。下课或者当天的课程结束以后,在表达出你内心感受的同时,我们要及时地与孩子客观地商定或者强化“居家学习纪律”,并确定是“威严而有慈”、不带负面情绪的。
千万要警惕带有负面情绪和指责意味的说教,这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是其无法接受的,因为他们没有聆听父母和他人的心境。
困扰7:线上教学师生互动交流少,学生学习不积极,有问题无法在网上当面问老师,怎么办?
解答——
课堂提问对于线上学习来说是一件需要等待的事情,与线下提问完全不同,所以老师有时就会无意减少了提问环节,而且学生提问也会遭遇同样的问题。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就会大量减少而致生疏,这一方面需要老师有意识增加课堂互动,一方面也要鼓励孩子增加课下提问。
课下向老师提问、课下与同学交流,是家长需要去推动的,一方面是他们还没有能够发展出完全的自主;另一个方面是他们也需要保持适当的人际交往以维持与他人、社会的联结,这本身也是心理健康的一部分。
困扰8:毕业班的家长很着急,担心孩子学习成绩落后,怎么办?
解答——
毕业班的孩子面临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大考,孩子紧张、家长焦虑,心情可以理解,家长可以通过运动、自我暗示、投入时间与精力等方式,进行我调适,毕竟自身的状态可能影响孩子的状态。
其次,为了确保孩子学习成绩不下滑,可以着手与孩子一起做一个“中考学业规划”,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一是确定2个结果,锁定两所学校:冲刺学校、保底学校;
二是根据2所学校,锁定两个分数:冲刺分数、保底分数;
三是根据2个分数,锁定复习计划:系统复习计划、模块复习计划、冲刺复习计划。
做好以上三个内容以后,剩下的就是协助孩子带着这种“心中有数”去行动。
困扰9:上课听课不积极,作业应付着交,错误率很高,老师管不住,家长管不了,怎么办?
解答——
疫情不仅让孩子的状态走低,成人也莫不如是,越是这样,作为父母越是要鼓励孩子提升心理的能力,发挥精神的力量。
面对这种情况,给到家长两个建议:
一是做好孩子的镜子。孩子上课的状态、应付作业的行为、错误率很高的现实都可以在你这面镜子里照见,那么我们是如何反馈给孩子就显得很重要,很多家长会将其变成愤怒、指责,也有些家长会直来直往,实事求是,还有的家长却会积极鼓励、做好示范带动。
二是发挥孩子的作用。家长不要直接给出孩子解决的方案,而是让孩子自己拿出自己的方案,孩子的作用才会真的有用,否则孩子很容易把作用力都用在家长的身上,才导致那么多适得其反的结果。
困扰10:如何让孩子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解答——
预习和复习的问题是学习习惯的问题,对有的孩子可能很容易,但是对有的孩子却会很难,居家学习怎么养成?
首先,种下预复习的种子。
前一天就要将第二天要预习和复习的种子种下,提出期望,简化要求,降低标准,不要让孩子一听就被吓到,重要的是养成习惯,而不是一步到位做到最好,这一点家长必须牢记。
其次,体验预复习的甜头。
其实只要有过预复习的孩子都会有两种感觉:听课更容易,作业更轻松。如果孩子没有体验,家长就要去帮助他挖掘这种体验,继续体验和尝试,直到体验到为止。
如此的结果就是孩子就会将预复习内化为自己习惯的一部分,学习的一部分,成为学习方法的受益者。
最后,希望以上10个问题的解答会让您在面对孩子和孩子居家学习时更加的有底气和勇气!
同时,河南家教、河南网上家长学校公众号自即日起,也会陆陆续续整理出“孩子网课,家长10大困扰全解(学前专版)”“孩子网课,家长10大困扰全解(小学专版)”和“孩子网课,家长10大困扰全解(高中专版)”。敬请期待!
作者简介 | 王海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LATS学习力提训督导系统创始人、河南省教育厅家庭教育教指委委员、河南省当代家庭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家庭教育讲师团副秘书长、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教指导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