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濮阳市教育系统家庭教育讲师团针对疫情,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录制了家庭教育视频,讲师们从学生的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和家长共同探讨如何辅导孩子、教育孩子,解析“问题孩子”出现的众多问题,给家长支招,从而达到理性面对、正确应对的目的。近期,“濮阳教育”公众号将陆续为大家推送,敬请关注。
濮阳市华龙区第一中学 王焕银
01
双减双增——好习惯助力学生赋能增效
一是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强化单位时间内效率——提升教师和家长教育教育能力。增的是孩子的能力和效益。赋能和绩效要养成“分分有效”的收获习惯。
二是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让孩子变聪明:变换思维的习惯,移交家长——满足孩子多样化需求,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的习惯。
三是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四是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五是强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定时定量有效看手机,养成违约处理或者处罚的习惯。
2.睡眠管理方面
干净入睡,该睡必睡的习惯。
3.读物管理方面
每天读书20分钟的习惯——建议统筹家庭亲子共读时间。
4.作业管理方面
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列图表自我检测的习惯,父母只检测,不批改,养成自我批改的习惯。
5.体质管理方面
每日打卡习惯。
02
疫情下怡情——好习惯助力疫情下学生心理成长
身体健康是关键
1.履行报备手续。
2.坚持科学防疫。
3.注意日常防护。及时排查、就诊。
4.坚持佩戴口罩。
情绪稳定助成长
亲子教育的两个误区,一是早期阶段发现问题时没有好的应对策略,任由问题发展。二是问题严重,家长着急,强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定时定量出效果——及时检测的习惯。专治拖延病。
2.预设游戏或者活动环节——自主安排活动的习惯,强化留白。专治慵懒病。
3.工作日行动高标准要求的习惯。专治随意症、放松症。
4.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专治破罐子破摔症。
疫情遇双减,唤醒是关键
父母好习惯助力孩子内驱力成长
定位要准 一切为孩子健康成长而非为家长面子。夫妻教育理念一致,达不成共识时,另一方需止语。
认同孩子 不认同就是敌人,就只有开炮,面红耳赤,反目成仇。
与孩子一起自我提升 了解动向,虚心学习。
借助第三方力量
示弱一点 跟孩子争高低是最无能的家长,胜败都是失败者。
学会规划 目标驱动内驱力。
负面清单
丧偶式育儿习惯
这是一个精准狠毒的新词,指家庭教育中一方(多只父亲)的显著缺失。
温室式育儿
孩子小,孩子是孩子,孩子需要成长的宽容式育儿。(火车上儿子随手打人的故事)
回报式育儿
我不行,我儿子……(独生子弑母的故事)
我们家庭教育的愿景是
培养两眼放光
身体健康
懂感恩
能应变
会创新
有家国情怀
中国人
来源:濮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