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们平静的生活被疫情再次打破,广大师生既要外防病毒,也要内调心理。对于居家学习的中小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调适心理;对于日夜和孩子相处的家长,如何收获一份其乐融融的亲情,请听专家怎么说?
大家好,我是王敬霞,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疫情之下,学生都在家里上网课,家长和孩子日夜相处,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更好沟通呢?
1. 家长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
青春期孩子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自尊心特别强,情绪阴晴不定,这是因为青春期孩子的大脑,他的情绪感受能力接近成人,而大脑中负责理性功能的前额叶,却要到24岁才能发育成熟。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个随时会被点燃的炸药,他们跃跃欲试,却没有及时停止的能力。他们异常自尊,却又常常解读错误,一旦情绪激烈,就很容易做出失控的举动。
2. 家长要学会理性沟通
很多家长缺乏管理情绪的能力,在沟通的时候基本上处于情绪化状态,以批评、指责的面目呈现。这种状态是青春期孩子最烦的,因为他得不到任何的尊重和理解,所以他选择不和你沟通,转而去网上寻找网友沟通,悲剧就有可能发生了,大家随便在网上一搜,青少年私会网友导致悲剧的,这样的例子很多。
3.接纳孩子的变化,保持尽量高的容忍度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幼稚与成熟之间,依赖与独立之间,难免会做出一些荒唐、无用、特立独行的事情来。这些行为,我们虽然不能认同,却需要去接纳。因为孩子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规划好的路线,只是臆想,不是孩子真实的人生。只有拥抱变化,允许孩子去探索、去试错,孩子才能在客观真实中,构建完整独立的自我。比如孩子变沉默了,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不愿与父母共处一室。那我们就尊重他的意愿,尽量少的去打扰他。等他想通了,明白了,自然会出来。青春期的孩子,他的行为只要不出格,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不镇压,不逃避,接纳孩子的变化,保持尽量高的容忍度。
研究表明
11岁到18岁,孩子的不良行为呈抛物线分布。15岁达到峰值,18岁又回落到青春期之前的样子,而且比11岁时状态更佳。再拧巴,再叛逆的孩子,绝大多数都会回归正常。所以只要我们不把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当缺点去纠正,接纳孩子的变化,保持高的容忍度,并掌握和青春期孩子沟通的科学方法,在当今疫情之下,就能收获一份其乐融融的亲情。
来源:濮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