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
从“家事”升为“国事” “依法带娃”促提升 ——河南省葛瑞华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线上学习讨论会
2022-01-13 |

图片
图片

背景解读

图片
图片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如何从教师和学校层面指导、引领家长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值得我们深思。2021年1月9日,河南省葛瑞华名班主任工作室全体成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讨论。

图片


01

家长如何提高教育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因此家长需要通过系统、科学的学习教育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发挥好榜样与表率作用。

徐玉洁老师认为,家长首先应做到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孩子坚持的自己必须先坚持,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杨光辉老师则建议家长从日常反思的角度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比如从反思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反思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方式调整,反思家庭教育方法是否适合孩子自身情况,反思自己对孩子爱的初心、避免功利性过强,反思是否关心孩子身心全方面健康发展等,强调了学会自我反思,家长就具有了家庭教育的智慧。


02

学校如何助力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和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起到主要作用,而学校应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担负着指导和改进家庭教育的责任。那么学校该如何切实有效的助力家庭教育呢?

白卉老师提出了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家长学校,通过每学期定期的主题培训帮助家长增长教育知识,掌握教育方式方法,培训内容可以涵盖不同阶段儿童发展心理学以及实际的教育案例等,让家长掌握最低限度的教育学知识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李靓老师补充到,可以借助具有权威性的家庭教育网络平台,如“三宽家长课堂”和一些公众号,让家长可以随时学习到相关教育知识;还可以组织、鼓励家长们以现场讨论或网络互动的方式互教互学,分享和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

老师们都认为,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能有效地快速提升家长科学教育的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03

老师如何加强推动家校共育?

在日常学校教育中直接和家长、学生有面对面接触的,就是一线教师。如何,是每一位老师应尽的责任。

靳易斯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想法,教师应和家长一起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在孩子的成长中唤醒家长,陪伴家长,协助家长,并能结合实际,在和家长沟通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更能够提高家校共育的 效果。

王楹老师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提到了通过线上的方式与家长沟通,需要找到与每位家长之间教育一致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沟通,对每个学生的实时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这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过程。争取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整体培养,助力学生成长。

图片
图片
图片

讨论过程中,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此次研讨激发了老师们的教育热情和智慧灵感。葛瑞华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家校携手,为国育才,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中的重要方式,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作为学校教育的实践者,希望老师们做好桥梁和灯塔,找到家校合力的途径,与家庭、社会共同担负教育的职责。

来源:葛瑞华名班主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