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观察并得出可靠的结论。研究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是100%的话,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之间获得,剩余下的20%则是在7~17岁之间获得的。因此,从出生到7岁这一段时期,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家长要特别注意和规范孩子言行"。

有句话说的很好,“习惯影响一生”,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而我们父母就应该从小给予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成长环境”。当然,如果孩子有不良习惯,将来长大了到了社会上,就会对他造成不小的影响,甚至会毁掉其一生。那么什么样的孩子将来才会成为同龄人之中的佼佼者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专业的教育专家总结出来的一些结论:这是一个经典案例。实验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 WalteMischel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他在每个孩子面前的桌上都放了一块棉花糖,并且告诉孩子们:他需要离开房间15分钟,等他回来时,如果棉花糖还在桌上,那他就会再给孩子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 就算是在一个成年吃货面前摆放一个能看不能碰的美味,诱惑已经很大了,更何况是一个仅仅只有4岁的孩子!每三个小孩子中就有两位吃了棉花糖,有的孩子在房门关上后几秒钟就迫不及待地吃掉了,有的等了一分钟、有的等了五分钟、有的甚至等了十三分钟,但最终都在棉花糖的诱惑下屈服了,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孩子没有吃棉花糖。14年后,心理学家找到了当年参与棉花糖实验的孩子进行了后续调查,他发现当年能够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普遍“更具有竞争力”,他们高考(SAT)成绩也比提前吃了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了210分,可进入更好的大学。自控力,也就是延迟享乐的能力,是决定孩子今后成就的重要关键。

一个自卑、胆小的孩子是很难交到好朋友的,他们在生活中不敢大胆的表现自己,甚至连说话的时候都会很小声,遇到一点困难就会望而生畏,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怎么会取得成功呢?只有自信开朗的孩子,长大后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他们会更好的表现自己,遇到困不会退缩。并且开朗健谈的性格也会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朋友。而孩子的性格大多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父母给予孩子的“模范”作用,是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的关键。孩子的“想法”是他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活动,各位父母,如果你认真观察一下孩子的日常活动,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会有千奇百怪的想法,只是在于你们是帮他们持续开发还是把它扼杀在摇篮之中。当孩子有了好的想法时,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鼓励和表扬。而不是主观的就认为孩子这么小,能有什么好的想法呢,继而觉得他们是在捣乱、淘气。这样的长此以往就能形成良好的循环,孩子就会开发大脑变得更加聪明。头脑灵活、有比较多想法的孩子,总是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找出解决方法。他们会从众多孩子当中脱颖而出,踏入社会后也会比较容易取得成功。

有的孩子平时话比较多,走到哪里都会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讲起话来声情并茂。甚至在上课的时候也会说个不停,让老师特别头疼,认为这种孩子不好好学习。但是,这也在说明着这个孩子性格外向,语言表达能力强。并且爱说话的孩子,由于性格活泼,肯定人际关系不会差。另外,要是有能力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长大后,说不定还能凭借着这样的语言天赋,在广播、传媒、主持界有很好的成就。没事在班级里组织个小帮派,自己做个小头目,然后到了放学的时候,一群人做一些活动,比如去打球,或者做一些其他的游戏。这样就会让孩子从小养成领导才能,孩子喜欢发号施令,也是因为他有主见,有胆量,敢于说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