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家教半月谈
优秀征文(69)| 破解手机瘾:宜疏不宜堵
2025-08-05 |

编者按

“河南家教半月谈”系列公益讲座自2024年1月1日上线以来,收听收看达近千万人次,受到广大家长、教师的热烈欢迎。2025年,正式启动“河南家教半月谈观后感征文活动”,6月份优秀征文名单已公布,现编选部分优秀征文,供大家交流互鉴。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破解手机瘾:宜疏不宜堵

最近看了河南家教半月谈第28讲《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徐双丽讲师那一番讲解,简直说到了无数家长的心坎里。现在走在大街上,地铁里,甚至学校门口,总能看到不少孩子低着头,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们无关。家长们为此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各种“硬核”手段频出:有的直接没收手机,搞得家里鸡飞狗跳;有的苦口婆心唠叨到孩子耳朵起茧,可效果却微乎其微。这些无效的应对方式,就像在给亲子关系“埋雷”。

徐老师分析,三种主要原因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手机瘾。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沉迷手机不是简单的“不听话”,背后藏着这么多复杂的因素。那该如何破解呢?这就好比治水,大禹治水成功,靠的就是“疏”,而不是“堵” 。正如古人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对待孩子的手机瘾,道理也是一样的。

和孩子沟通,千万不能把亲子关系搞成对立关系。曾经有位家长,发现孩子偷偷玩手机,二话不说就把手机摔得粉碎。结果孩子当场崩溃大哭,亲子关系瞬间降到了冰点,孩子甚至变得更加叛逆,想尽办法找机会玩手机。相反,如果和孩子站在统一战线上,一起探讨如何平衡玩手机游戏和学习的时间,效果就大不一样。就拿青少年模式来说,国家规定游戏只能在周五到周日的晚上八点到八点五十分开放,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只要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成绩进步,或者主动承担家务,就可以在特定时间尽情玩耍。这样一来,孩子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期待,也会更愿意配合,学习的积极性说不定还能提高呢!

家长们还得改变心态,别把手机当成“洪水猛兽”。手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用。现在有不少好用的学习APP,比如百词斩、扇贝单词,孩子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还有微信读书、番茄小说等阅读类APP,能让孩子随时随地畅游书海。我认识一位小学生,每天都会用手机阅读打卡,坚持了一年多,不仅词汇量大大增加,作文水平也突飞猛进。这说明,只要引导得当,手机完全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帮手。就像乔布斯说的:“技术应该服务于人,而不是控制人。”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辨别力,帮助孩子用好手机这一工具。

破解孩子的手机瘾,不能靠简单粗暴的“堵”,而是要像春风化雨一样去“疏”。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合理利用规则,理性看待手机的利弊。当我们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时,手机就不再是亲子关系的“绊脚石”,而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助力器”。相信只要我们用对方法,一定能帮助孩子摆脱手机瘾的困扰,让他们在数字时代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永城市第十七小学刘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