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2022-11-01 |

你是否还记得和你家那位谈恋爱时,感觉最浪漫、最动听的一句话是什么吗?是不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呢?哈哈,这句话同样适应于如今您对孩子的教育,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论的话题就是“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可能很多人马上就会反驳道:“这个话题不是更适用于和留守儿童的家长来谈论吗?”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么就恰恰证明了你还没有意识到陪伴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这里所说的陪伴并不是简单的在一起生活,或者每天都在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那么简单。请大家看这样一个小镜头:“上海一妈妈”带着三岁孩子坐公交,到站下车时找不到孩子了!原来,孩子根本没有随同她一起上车,而她因低头玩手机却浑然不觉。所以,我们的陪伴一定要做到人在,心也在,用心陪伴,让孩子感受到你真诚而细腻的爱。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陪伴教育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亲子亲密关系的确定和孩子后天良好习惯的养成,而高质量的陪伴是走进孩子的内心,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那么,父母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呢?这里我们不讲那么多高大上的理论,讲一些家长可以实际操作的陪伴方法,希望这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会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

一、不要用手机替代自己。

受疫情影响,各类五花八门的网课、空中课堂、云课堂应运而生。而父母呢?压力大工作忙,一个字“累”,怎么办?就顺手把手机丢给孩子,你看会儿手机吧,正好老师也有要求,这个群里面学习,那个群里打卡的。这个时候其实是父母为了让自己更轻松一些,然后把手机丢给孩子,父母在这边做自己的事,孩子在那边刷手机,貌似相安无事。其实我们想一想能有几个孩子可以很专注地投入这些学习和任务中去呢?我们一定要把电子产品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变成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更好地和孩子同时做一件事,共同的交流,共同的探讨,给孩子更多的这种语言上的、行动上的陪伴。

二、以身作则,做个好榜样。我们要求孩子做的事,我们一定要做到,我们要用行动先做让他看,然后给他示范,做榜样引领。我们的父母就是孩子第一个引路人。那么父母的整体素质水平、教育孩子的能力以及自己做事情的那种能力是孩子学习的最好的教材和课程。

有一些父母经常会这样表达说:“你看你妈妈,我也没有读好书,你爸爸也没有多大学问,工作也不如意,生活境遇也不好,那么多压力,工作还那么累,孩子一定不要像爸爸妈妈那样,你要好好读书啊!努力学习啊!听老师的话,然后将来做一个像某某那样的人。”这种教育方式孩子是听不懂的,他没有能力看外面的世界,他只能按照父母做的事,自己学着去做,按照父母说的话,自己学着去说,按照父母的行事准则去行事,这不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如果父母不去提升你自己,而只一味的要求孩子提升,这本身就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所以父母要把工作做好,要把家庭打理好,要把亲子关系处理好,要给孩子一个高质量的陪伴,自己内心就要积极向上,阳光、喜悦。这种状态与穷富无关,与健康和疾病无关,与社会地位和权利无关。  

我们要提升我们的认识和境界、格局,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如果父母天天的牢骚抱怨,你想想孩子天天和你生活在一起,是不是就会牢骚抱怨?如果父母看问题比较偏激,那么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你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会被他拿走,然后他就变得比较偏激。所以以身作则,做个好榜样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还没有学会做个好榜样,或者说你不知道如何做的话,那我就给你一个路径:你逐步认真地,渐渐地去学习,去提升你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循序渐进,不怕进步的慢,进步的小,怕的是几十年如一日不学习。所谓的家庭教育最好的形式是父母精彩的工作与生活,就是在给孩子起到了一个榜样的作用。

所谓“精彩”并不是那些高大上,不是那些光环,不是什么财富?不是什么地位?是你在你的岗位上认认真真的独具匠心的在用心,你能在你的岗位上奉献你的价值,在团队里贡献你的价值。这个和你坐办公室也好,你做管理工作也好,还是你做基础工作也好,还是你在一个糟糕的重体力劳动没有关系的。工作没有贵贱高低之分,一个人选择到自己的适合的工作,开心快乐喜悦的去做,那你就能体会到其中的价值,你就能够给孩子一个很好的榜样,你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和孩子交流,孩子就能学会一个更好的心态对待人,如果你的家庭里充满了这样的幸福,孩子就会幸福。

三、还有一个实操的做法,叫“黄金时间”,也叫“黄金时刻”。

“黄金时间”是指什么呢?

我们在和孩子互动的时候,一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矛盾的,也要经常匡正孩子的一些毛病,会指出一些问题来,但在黄金时间里面,我们不做这些事。也就是给孩子定规则呀,给孩子指出问题啊,甚至批评教育他呀,这些事我们都不做,我们黄金时刻要做的事是什么呢?只是开心、快乐、美好,找正方向,充满积极的正能量。如果你每周都会有这样的“黄金时间”,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到幸福与快乐。

比如说你挑选一些精彩的主题活动,全家人一起做,做的时候,你要牢记这是一个“黄金”事件,是“黄金时刻”的,那么所有做的不好的,都选择性看不见,所有做的好的,都选择性放大,就是要大家都看最好的那个点。

比如说全家一起包饺子。这件事情你要记得,你不是为了挑毛病。全家其乐融融,有人和面,有人择菜,有人调馅儿,有人擀皮,有人包饺子。那所有的目光和焦点都只关注好的一面,可能有的人包的歪歪扭扭,横七竖八,有的人可能不会做这个,有的人可能不会做那个,尤其是孩子可能会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面粉,但你仍要充分肯定,你说“我的孩子开始包饺子了!”“我的孩子人生第一个饺子,这个饺子一定是代表了我的孩子开始自立了,独立了!”“你看他这个,嗯,饺子包的多好啊,都能把馅儿包到饺子里面!”这就是“黄金时刻”。

而有的家庭呢,因为没有“黄金时间”这个概念,只要在一起做事儿就开始挑毛病,就开始训斥这个,讽刺挖苦那个,然后贬低:“你看看你,连个碗都洗不干净!”“你看你,弄那一套吧,说你多少回?笨的和个鸭子一样,你什么时候能灵光一点?”“你看看你爸爸吧,整天什么都不干?大家都在做了,他就在那儿刷手机!”哎呀,一堆的埋怨、讽刺,这些都不符合我们说的大家在一起做一件事情的“黄金时间”的概念。

所以我们的家长朋友要想高质量陪伴孩子,最好是一周两周,或者说一个月你一定要设计一个精彩的主题活动:做家务、旅游、读书,读书交流会……有一些不好的问题,你直接说那个问题就好了,不需要批判,你描述事实就好了。“你觉得这个对吗?你到底怎么想的啊?”这都属于质询。这种质询只会让孩子情绪低落、反感、对抗!我们要多讨论,多交流,多赞美,多欣赏,这样的话,一个家庭里面经常的出现“黄金时刻”,那么孩子的幸福指数提高,生命绽放更好,就会更阳光,自信,还会体验到更多的美好。

那么孩子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就忽略不见了?不是的,是你要在黄金时间之外的时间去匡正他的行为,指出他的问题来,再去教育他,而在这个时间点,我们是不做的!

四、作为高质量陪伴孩子,另一个方法是记录孩子的“亮点”。

你关注积极的东西,积极的东西就会发展,你积极地关注积极的一面呢,那么这个被关注的那个正向的东西就越来越多,这就是“注意力等于事实”。就是你关注到哪里,那些事物就会更好的发展?如果我们关注到一个正方向,正方向的事物就会发展,为什么这个原理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不做那么深入的解读,只用通俗的例子给大家讲一点点。就比如说你要关注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好处,那么你就随时随地提醒你自己要看到孩子的优点长处,这个时候你的心情是改变的,你是光看到那个好的一面的,心情会愉悦,看到孩子成果了,你会愉悦,然后你的面部表情和潜意识里就会发生变化,那和孩子的这种信息的交换,孩子就会收到积极的愉悦的信息,这个时候孩子会更容易向积极的一面发展,他就更有力量奔向积极的方向这就叫做“注意力等于事实。”  

你越关注他积极的一面,他积极的一面就越发展,反之也是这样的,你越关注差的一面,差的一面越会发展,这就叫对抗,你老说他老存在,不管他不刺激他,我给他生长的环境,那叫用尽废退,慢慢慢慢的就变好了,这就是一个事物的发展规律。

记录孩子的亮点,怎么操作呢?拿一个小本子,拿一支笔,每天写三条。比如说孩子主动洗碗,勤快了,然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洗了全家的碗,记录下来,这是一个点。后头跟一件事儿,写三个点就可以了,三个点写下来,后头有三个具体的事例做支撑,证明他这个亮点是比较亮的。每天做一个这样的亮点日记。

有这种情况就是家长总发现不了孩子亮点,满眼都是孩子的缺点,调皮捣蛋不听话,学习差啊,不听老师的,做作业拖拖拉拉,然后成绩忽高忽低啊,浮躁等等满眼都是孩子缺点。

其实,所有孩子都有这些问题的,只是你过度关注这些问题,而如果你过度关注这些问题,而正方向又没有梳理出来之前,“注意力等于事实”那么你正在推着孩子向那个方向走。“亮点日记”将变成大家在教育孩子当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启发孩子的动力,把握培养的方向的重要的操作方法。

而且这个操作方法非常的简单。只是要求高一点就是父母是否能够天天看到孩子的亮点,如果有的家长看不到孩子亮点,那并不是孩子的问题,那是你的思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要提升的问题,那不是孩子要改变的问题,那是父母要学习成长提高的问题,那父母提升学习进步的路径有很多,多读书啊,多与人交流啊,多听讲座呀,多参加家庭教育的专业学习,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啊!

这种记录在关注亮点之外,还要多肯定孩子,少批评他,多肯定孩子是什么呢?肯定的概念是不管做的好,做的不好都能拿出来说的,注意我用的词是肯定,不是表扬,表扬就不行了,表扬只能对好的,坏的不能这样的啊。少批评就是少关注孩子不足的那个地方,多强化那个优势,多强化那个好的地方。

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啊,教育孩子也相当于是培育种子一样,就是我们要培养更好的种子,要提炼更好的基因,让你这个种苗发展的更好,将来能够更好的产量,更好的抗病毒。这个过程是这样选的:先撒上一把种子,然后长起来,选那个长的最好的做种子;然后来年再把选出的种子种下,再长,再选最好的再拿出来做种子,然后再长,就等于是只选最好的,把那个最好的基因进行强化,那个种子就变成了非常强大了。想一想是不是都是选优的过程啊?都是强化那个正面价值的过程。

但是在选的过程当中,在这块地里是不是会有长的不好的呢?当然有啊,会不会有这个产量低的呢?当然有啊,但我们不去管那些,我们选择性忽略他,我们只选那些最好的部分,这样几代下来,你的商品种子是不是就是最优的,而如果你用这样的思想去教育孩子呢?孩子也会一步一步的被你的正能量提升,孩子最终会走向最优秀的。

有一些特殊的状况该严格,甚至严厉要求,只是不能天天拿出来做。天天拿出来做,你就会训练出一个循规蹈矩,一个墨守成规,一个没有自主性听话的乖乖孩子,将来他叫丧失创造力,想象力,丧失承担事情的责任感。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寻得窍门让家成为一个孩子成长的一方沃土,那么你终将“拨开云雾见朗月,唾手可得任鱼跃。”

(作者,南阳市第四小学校老师李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