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全国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家校如何携手?为了孩子的成长,他们……
2024-03-05 |

家校携手同行,方能共创孩子的美好未来。


如何加强家校联系?留守儿童的家校沟通障碍,如何克服?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两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故事,感受他们为推动家校协同育人做了哪些努力——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保定中学教育集团联合党委书记王淑英:笃行不怠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


最近,全国人大代表王淑英正在紧锣密鼓地布置开好新学期第一次家长会。


保定中学教育集团包括百年名校、新建重点校,涵盖12年学段的教育。作为保定中学教育集团联合党委书记,王淑英最关心的事情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问题。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各有优势,却又潜藏着区别。学习压力、自我意识的变化、家教失位,引发越来越多的学生问题。”在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王淑英看来,“当前教育形势下,推动政企校家社等社会各界力量协同育人,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为了把这个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处,过去一年,王淑英的身影出现在与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相关的各个领域:参加国内“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研讨会,与国内该领域的前沿专家交流探讨;积极申请中国教育学会的“基于儿童、青春友好理念下,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课题,通过有组织的研究触摸问题的本质;深入保定阜平对口帮扶学校,调研乡村特别是山区的家庭教育问题……


经过一年的调研,王淑英提出了“营造全环境‘生态’,以多元赋能,形成协同共育新样本”的建议。


除了提出建议,王淑英还将调研的成果付诸实践,用实践来验证并进一步丰富改进建议:协调推动保定中学启动“校家社协同育人节”,举办协同启动家长会、社区学院讲座家长课堂、教师家长协会交流等系列主题活动;落实家长督学制度,实施协同治理;办好智慧协同育人共同体平台,“每月一期”育儿故事分享;做好学习型校园建设,贯通育人协同课程;推进“社区学院”活动开展,同构育人资源;整合多方资源,赋能多元课程文化……



王淑英说,家长和学校在关注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心智能力,“校家社协同了,‘双减’就落地了,核心素养就形成了”。


对于履职,王淑英一直且思且行,笃行不怠。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曲周县凤凰幼儿园园长杨会芳:努力为孩子的人生打上幸福底色    


“杨老师,你的办法真顶事。这不,孩子一大早就起床了,高高兴兴来到幼儿园!”“别看孩子小,其实他们的心思像湖水,清澈但不能一眼望到底,咱们做家长的也必须得加强学习!”幼儿园开学前几天,“小苹果”(化名)说啥也不想上幼儿园,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曲周县凤凰幼儿园园长杨会芳的一次家访就解决了问题。2月26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后,“小苹果”的妈妈对杨会芳钦佩有加。


新学期开学前,像这样的线下家访交流活动,杨会芳开展了20余次。


当前,城乡留守儿童、空巢家庭等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家庭教育薄弱甚至缺失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难点。“父母不仅给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还是他们应对一切困难、挫折的力量源泉。家庭教育已经从‘家事’上升为‘国事’,我们必须要积极应对。”为此,杨会芳开始认真研究家庭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探索解决之道。


近年来,在杨会芳的积极建议和直接参与下,曲周县教育局成立了家庭教育联合指导工作站和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全面推动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设立家长开放日、举办家长课堂、征集评选家风家规等,并组织开展“教师大家访”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曲周县也因此获批河北省首批中小学家庭教育示范区。


“好的家庭教育,能为孩子的一生打上幸福底色。现实中,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很高,但由于认识有误、方法不当,致使孩子的发展走向家长意愿的反面,甚至酿成了家庭悲剧。做好家庭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一年来,作为家庭教育讲师团队的主要宣讲人之一,杨会芳一直在培训和宣讲的路上。


“我将持续走访调研并探索新模式新方法,积极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尽自己绵薄之力照亮孩子成长的天空,用爱心呵护孩子们幸福成长。”杨会芳表示。

本文内容转载自中国教育报,图片来自微信公共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