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全国
寒假生活 | 孩子假期玩网游,家长可以怎么做?
2024-01-22 |

近日,腾讯游戏发布“2024年寒假暨春节假期未成年人游戏限玩通知”。结合相关要求与实际放假安排,未成年玩家可以在1月22日-2月24日期间的每周五、六、日,及春节法定假期晚20点-21点之间登录体验游戏,提醒广大未成年玩家合理安排时间,适度游戏。


腾讯方面表示,寒假期间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总计16小时,除实名认证、限时限充、人脸识别等防沉迷措施外,还对“家长服务”进行全面升级。其中,推出的家长服务助手是行业首创的“AI自助+人工视频”一站式服务模式,可根据家长个性化诉求推荐管控方案。

图片

作为家长的我们,最害怕的是孩子在电子游戏中“沉沦”。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一定是很多家长最焦虑的图景。为此,我们需要携手努力,用智慧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但我们需要明白一点,游戏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因为游戏是人类的天性。我们要做的只是让我们的孩子不“沉溺”于其中,以致影响视力、缺乏睡眠、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特别是如果游戏成瘾,也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图片

家长可以试试这样做

图片

正视游戏

适度游戏可以让孩子成长

有些优质的游戏可以加强孩子对国防、历史等方面的认知与感受;有些益智游戏,也可以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电子游戏也是儿童社交的重要元素。当孩子玩线上对战游戏的时候,游戏ID的后面是人,小朋友之间可以通过游戏来建立社交场景。游戏帮孩子打开了社交,帮孩子建立了社交信心。

父母也需学习

要善于利用监管工具

很多家长不了解网络,害怕失去控制,要么就是禁止,要么就是采取强行控制,可是用这样的手段,孩子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反弹”。


因此,比起制止,家长更可以合理利用一些服务平台去了解孩子和他的游戏

用游戏进行契约教育

各位家长可以借鉴游戏的奖励逻辑,和孩子制定约定,对孩子进行契约教育,这也是家长们的“防沉迷系统”。


家长可以尝试和孩子共同制定了一套积分体系,将需要引导的行为,如完成寒假作业、看书、练字等,都作为游戏规则,获得的积分可以兑换奖励,包括游戏时间、玩具等。

图片

除了以上的方法,家长们还可以尽量多陪陪孩子,亲子阅读、做手工游戏或者一起出去运动,用各种活动转移、替代孩子的“网络游戏兴趣”


如果工作时间不方便陪伴孩子,也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可以集体游戏的玩具,鼓励他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仅可以冲淡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还能锻炼社交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或许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玩以前的线下游戏:

  打弹珠

图片

小时候
总有那么一个小孩
“打遍天下”无敌手
他家的玻璃弹珠

整整两个罐头瓶子都装不下

全是“打老虎洞”赢回来的

他技术一流
一打一个准儿

图片

家长可以跟孩子讲完规则

一起各显神通

看谁赢的玻璃球多

  跳皮筋

图片

这古老的竞技游戏

没有人不为它折服


不仅是妈妈喜欢

相信各位爸爸

小时候也跳过皮筋

图片

这项运动可一人

可双人可三人

甚至可以N+1人

不同人有不同玩法

  打纸包

图片

这项运动很神奇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叫法

但是游戏内容都出奇的一致


别看这纸包是几张纸做成的

想要翻动小伙伴的纸包

不仅需要力气

更需要战术和技巧

图片


打纸包简单易行

几乎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

家长们你还记得怎么叠吗?


  翻花绳

图片

对于翻花绳

很多家长把它称为

“极限循环游戏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

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或者到底多久才能结束

图片

仅凭一根绳子

用手指简单比划两下
就可以翻转出多种花样

金鱼、钱包、两根面、一朵花

……

  你画我猜

图片

考验家庭默契

展现画技的

终极游戏来了

图片

如果你能从孩子

“天马行空”的画作中

猜出他要表达的词语

那绝对成就感满满


本文内容转载自首都教育,图片为原文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