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全国
怎样做赋能型父母?要掌握这几种给孩子“充电”的好方法
2023-12-18 |

家是孩子的充电站。孩子们希望在和父母的相处中获得能量,收获更多更积极的成长动力。然而有些情况下父母不合理的言行可能会导致家变成了孩子的“耗能场”。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如何为孩子的成长赋能?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很多父母常常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有的孩子始终精力充沛,有的孩子却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呢?其实,这中间差的就是能量。一个孩子的能量状态,就是他的生命状态。“好的家庭,要做孩子最强劲的加油站。好的父母,要做孩子最重要的能量源泉。”可生活中很多父母的教育,却没有给孩子的成长做“增值”,反而在“消耗”孩子。尤其是下面这3种做法,最消耗孩子的成长能量。


喜欢喋喋不休讲道理。我曾经就是一个喜欢讲道理的妈妈,就连孩子晚睡一点,我都忍不住各种念叨。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太多的道理,对孩子而言也是一种语言暴力。心理学家马歇尔说:“当语言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至彼此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喋喋不休讲道理,看似为了孩子好,其实正在侵蚀孩子的能量。



图片


喜欢无休止地向孩子抱怨。有人将喜欢抱怨的父母称为“行走的乌云”,父母频繁的抱怨让自己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导致她也逐渐“遗传”了这种负能量,看问题都变得悲观。有这样一句谚语:“如果常常流泪,就看不见星光。”父母爱抱怨,家就会变“情绪垃圾场”。这样孩子内心积聚了太多的苦楚和压抑,阳光自然照不进去,如同一株生长在沙漠里的小草,成长营养得不到供给,只能不断消耗自我,最终走向枯萎。


喜欢在小事上过度指责孩子。《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一书说:父母对孩子的苛责,会内化在孩子的自尊感中,从而形成一套“反自我”的内在声音,让孩子自我攻击。说到底,过度的指责,本质就是一种隐性攻击。它让孩子在不断被否定和被批评的环境里,逐渐失去自信和阳光,在焦虑内耗中消磨了活力。


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中感受生命力。智慧的父母,不会做负能量父母,而是做赋能型父母,为孩子提供能量,助力孩子成长。可以用这样几种方式进行:


01

积极的对话


父母说什么样的话,就散发什么样的能量。樊登老师在与儿子交流时,就总是积极乐观。儿子考试把樊登的“登”字写少了一点,很是自责。他听后却夸他:“你错得很聪明啊,古代为了避讳,孩子就应该把父母的名字写错”,这样一下子化解了儿子的烦恼。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有各种问题,负能量的宣泄,只会让孩子深陷其中。情绪平和,积极对话,父母的语言才会像小小的能量子弹,射入孩子的心里,为孩子重新注入新的能量。


02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不好的家庭氛围会一点一点蚕食孩子的生命力。好的家庭氛围则如土壤,可以滋养孩子的一生。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父母可以做好这几点:


进家门前,掸掉身上的“灰尘”,丢掉坏情绪;

争执可以,但必须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琐事不纠缠,大事不责难,遇事一起扛;

定期开家庭会议,促进亲子交流;


一个轻松、温馨、民主、自由的家庭,就是一个能量场,身处其中,孩子自然元气满满。




03

经常赞美表扬孩子


孩子需要赞美,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水一样重要。在这里给父母们分享一个“341夸奖法”:


“3”: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在任何事件上都可以表扬孩子;

“4”:肯定情绪,肯定动机,肯定已经做到的事情,肯定可以提升的地方。

“1”:唯一标准是孩子的正向感觉是否得到保护和增强。


赞美,是有力量的。经常被夸的孩子,内心会生出无限动力和热爱,朝着父母希望的方向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