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孩子们都在想:辛苦了一学期,终于可以痛快玩两个月了!
有的孩子成功在暑期“弯道超车”,有的孩子却在暑假患上“假期综合症”。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呢?家长常犯的错误有以下几种:任由孩子无节制地看电视玩游戏,晚上玩到很晚才睡,白天睡到中午才起,会严重损害孩子的精神状态,消耗意志力,虚度假期时光,养成懒散的恶习。等到开学,习惯了假期的悠闲,孩子迟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上课打瞌睡,写作业走神,成绩不断下滑……刚到假期就给孩子安排了满满的补习班,早八点到晚八点恨不得每天24小时都有人紧盯孩子的学习,繁琐的课程安排让孩子叫苦不迭,比在学校还要累。别的孩子都在快乐玩耍,自己的孩子却只能偶尔走神羡慕发呆。虽然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报的补习班却并没有什么效果……
三、随心所欲型
虽然意识到要给孩子一个充实且有意义的暑期,但是毫无安排计划,今天逼着孩子学习,明天数落孩子出去玩,后天又埋怨孩子不做家务。孩子在家越看越烦,这个假期不仅没有得到成长还让亲子关系越来越尖锐……所以作为家长,在假期来临时,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合理的计划,让假期过得充实有意义,才是对孩子负责!制定暑假计划,是为了让孩子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多做几件有益的事,培养一些可以受益终身的好习惯。暑假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不同。以下是人民日报的暑假安排建议供所有家长参考。
制定暑假计划时,家长要和孩子商量好假期间要做的重要事项,让这个假期不虚度。以下 7 件事都很有意义,建议家长在与孩子制定计划时参考:暑假作业是孩子这个假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
身体健康很重要。暑假期间,每天至少应安排 1 小时的锻炼时间,建议和小伙伴一起进行,在锻炼之余,还可以增强和同龄人的交流。
建议结合兴趣或老师推荐的书单,选择一本或几本好书,让孩子每天认真读书1—2个小时。坚持让孩子每天学 30 分钟英语,背单词,读课文,练习听力、口语,可以促进良好语感的养成。建议家长给孩子选择一套合适的字帖,每天坚持练习半个小时。孩子自己感兴趣又有意义的事情,利用暑假时间多做吧!例如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摄影等,发展一技之长。暑假期间,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例如打扫卫生、做饭,适时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孩子的责任心。暑假期间,家长还需要和孩子做好关于作息时间的约定。孩子的自制力普遍不如成人,平时白天在学校有老师管,生活相对规律,问题还不明显。回到家之后很容易养成拖拉的坏毛病。第二天的作息时间,最好在前一天就确定下来,什么时候必须起床,什么时候必须睡觉,几点到几点有什么活动,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用来学习和锻炼,都必须要有规矩,合理安排,写好作息时间表后贴在墙上,第二天认真执行。以下同样给大家分享一份人民日报建议的假期作息时间表:很多孩子总会和家长“讨价还价”,想要先玩、不想学习。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必须完成每天的四个“1小时保障” ,之后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每天保障做1小时的语文、数学或者英语暑假作业;
每天保障1小时的课外阅读;
每天保障1小时的英语朗读;
每天保障1小时的户外活动或运动。
家长可以根据学校都布置的任务进行调整,如果学校布置的作业不多,家长就可以按照上面的举例模板实施。当然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具体实施的时间,可以偶尔睡懒觉,但不要影响当日计划的实施。 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孩子具体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偶然的、突发的情况而导致某项学习任务不能按计划如期完成。 比如本来晚上是朗读时间,结果家长要带孩子参加聚会,孩子回家后是坚持学习计划努力复习当天功课呢?还是照顾身体情况早早休息?在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提醒他不要把学习时间塞得太满,要留出玩和运动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一天的作息时间表里既要有吃饭、睡眠、学习的时间,也要有休息、娱乐的闲暇时间。总之,一天的活动要多样化,各种活动都应该适时且协调地进行。有规律而充实的生活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条件。比如,每周可以抽出半天时间,专门完成本周未完成的计划。学习计划既要有灵活性,又必须以基本不变为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的孩子喜欢在几周之内通宵奋战,把作业全部写完,然后接下来的时间都是大玩特玩。还有的孩子先玩的尽兴,等快开学了才开始匆忙补作业,更有甚者,全家都要来帮忙写作业。强行割裂玩和学,让孩子只学不玩,或者少玩多学,只会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容易情绪化。
最好的方式是玩和学同时进行,学累了就稍微玩玩放松一些,玩一段时间了,再捡起书本看看知识有没有遗漏的。
建议让孩子白天的时候早起一点,写完当天的作业,中午休息一下,下午就可以开开心心玩了,晚上的时候看一部有趣的电影,安然入睡。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过个充实又愉快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