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龚丰硕 通讯员 王耀辉 时红鹏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以来,家庭教育的相关话题再度升温。如何让家庭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如何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为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引导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掌握“双减”政策下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保证孩子们的健康、全面发展。11月25日,管城区长青路小学组织教师和家长在线上聆听了河南省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家庭教育系列第三讲的讲座。
本次讲座邀请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林丹华教授,主题为《“双减”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应对》。林丹华教授站在心理学的角度,结合家庭教育实际,语重心长地为家长们送上“双减”政策下做“心理专家”的“锦囊”,方法有依有据,且便于操作。
林丹华教授还生动地分析了“双减”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比如家庭教育目标把握不精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匮乏,孩子自律习惯的培养阻力大等。针对部分家庭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林丹华教授逐一做出了回复和解析,并推荐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听过讲座后,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点不是“唯分数论”,而是孩子长远、充分的发展,是营造和谐的亲子学习环境,是关注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心理需求,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坚毅的品格,是家庭互动和共同成长。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永远是孩子值得信任的支持和动力。因此,家长学会选择和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和孩子沟通尤为重要,要学会俯下身子倾听,学会表扬付出和肯定“失败”。
学校校长王凤香表示:““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有机结合,紧密沟通,共同面对和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形成教育合力,助推孩子的健康成长,邂逅“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的美好。
来源: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